景點名稱 | 票面價 | 優(yōu)惠價 | 10人以上價 | 點評獎金 | 操作 |
![]() |
堯治河旅游區(qū)是鄂西生態(tài)旅游圈上的一顆明珠。 堯治河村位于湖北省保康縣境內。 堯治河與神農架山水相連、唇齒相依,旅游資源得天獨厚。全長4公里的野人溝又名堯帝溝,相傳系堯帝為治水而開。
近年來,堯治河村實施“旅游活村”戰(zhàn)略,已完成各類工程建設項目139個,建成水、電、路、訊、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和游客中心、景觀橋、索道等旅游服務設施,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.6億元。景區(qū)目前已形成堯帝神峽景區(qū)、老龍宮景區(qū)和龍門寺景區(qū),景區(qū)內峽谷曲折幽長,谷內水秀洞奇,怪石林立,神秘莫測。位于村內山體中部的老龍洞,相傳通向四川,曾有人入洞七天七夜仍未走到盡頭,其內洞中套洞,洞口寬29米,高30米,可容萬人,洞下200米的老虎埡瀑布落差70米。巴巖峽、滴水巖瀑布從崖壁上直瀉而下,如雷聲轟鳴,氣勢非凡。更有深澗秀水馬面河,撼人心魄攔水壩,朝冠暮浴梨花山,以及堯帝廟、觀音閣、梨花山公園等多處景點。這里山清水秀,鳥語花香,歷史厚重。境內有4大谷26峽等景觀67處。峽谷曲折幽長,溝內群峰競秀,水清谷幽,峽谷飛瀑,碧波蕩漾,怪石林立,神秘莫測。位于峽谷內的太極養(yǎng)生基地,其形狀酷似太極八卦圖,水澤古韻、古樹與奇石、木雕相輝映,讓人心曠神怡,忘記疲勞,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。位于村內的老龍宮,洞內鐘乳石姿態(tài)萬千,地下暗河清澈見底,四季恒溫14度,實為鄂西北之奇洞。瀑布從崖壁上直瀉而下,如雷聲轟鳴,氣勢非凡。巴巖峽、滴水巖瀑布從崖壁上直瀉而下,如雷聲轟鳴,氣勢非凡。老龍洞,取名時間久遠,龍則生靈吧!堯治河位于??悼h最偏遠的地方,地處鄂西北的堯治河村,山地遼闊,層巒疊嶂,是個美麗、富饒、令人神往的地方。它的山體屬秦嶺山系大巴山東段,東與荊山山脈相連。整個山體平均海拔1600多米,崔嵬入云,氣勢磅礴。堯治河村的老龍洞,盛夏時節(jié),山色翠綠而蔥郁,遠眺則山光可餐,近看則繁華似錦。由山底而上,順著羊腸小道,攀援而覽其勝,一處處巖洞便呈現(xiàn)在你的面前。不知名稱的洞窟就有十多個,且個個都形狀怪異,讓人美不勝收。
入洞須得夏日,洞內洞外兩重天,溫度相差一二十度。入洞30米處,就感覺到有一股寒氣襲來。在入洞35米處,左為干洞,右為水洞。那里臥著一塊巨石,人稱“棺石”,心誠摸石,能升官發(fā)財呢。途中,有四五塊巨石立在路中,巨石不知從何而來,形狀怪異,相互砥礪,仿佛是巨獸爭斗。洞內又有山,山上又有洞,真是大洞套小洞,山上又有山,山中又有水,洞內又有河。人們稱為地下魔宮。據(jù)說有人探洞走了七天七夜,最后無功而返。在洞內走著,不時有水從洞頂落下,仰視如玉珠墜落,落地似金屬音韻,用手去接,卻似冰珠一般。攀登約千米處有出口,出口處,有一孔道可上,犬牙交錯,奮力而上。體肥的需收腹縮頸,個高的需佝僂腰背,手腳并用匍匐前行,我們走在狹窄的彎彎曲曲的洞中小路上,時而登攀,時而爬行,它的四周,全是石壁,上面,則是長長短短的鐘乳石,像冬天的冰凌柱似的,一根根尖兒朝下垂著,煞是好看。當我們顫巍巍地從孔道出來,人便渾身泥水,卻已經站在洞口上了。
堯治河神奇,老龍洞更是神奇。傳說北方壬癸水德星君有五子,個個修煉成仙。這水德星君準備分封五子鎮(zhèn)守四海,余一子不好安置。長子鰲厚卻說:吾生性喜歡清凈,淡泊名利,就讓四位龍弟分赴四海鎮(zhèn)守,吾只求隱居洞穴之中,與天地同壽足矣!水德星君聞聽大喜,逐讓鰲厚到了這里。玉帝得知此事后,封鰲厚為眾龍之首,賜洞名為“老龍宮”,老龍洞由此而名揚天下。
歲月留不住,留住的是歲月中的歷史以及后人對歷史的解說和感慨。民國三年,房縣遭遇特大旱災,知縣吳寶矩率數(shù)百鄉(xiāng)民行程百里前來求雨許愿。老龍感其心誠,使其求雨如愿。吳知縣在老龍洞的門額上親書“老龍宮”三個鎏金大字。近百年來,門額上那三個鎏金大字依稀可見。正如劉禹錫所言:“人世幾回傷往事,青山依舊枕塞流。”洞中景色,水作琴中聽,山疑畫中看,晨鐘暮鼓,古寺青燈,只能夢中尋,只是詩中情。
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”站在山頂,放眼四顧,杜甫這兩句詩中的意境,活生生地展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。遠處的群山郁郁蒼蒼。山間公路,像一條白練,纏繞在山間;峰巒底部,被云霧遮住,深不可測。還能看到那奔流不息的堯治河,連綴落在山腰及山腳下的住屋都依稀可見。腳入平地,回望老龍洞,感慨再生。歲月無情似有情,歷史有情似無情。初上老龍洞,回望老龍洞,不過是浮光掠影。洞府深深映水開,幽花怪石白云堆。水洞一脈清流出,不識源頭從何來。歷史的源,也似老龍洞的一泓泉水,在歲月的深處潺潺鳴響著呢!
為了保護文化遺產,堯治河村以磷礦開采為背景,地質遺跡為主題,建設了堯治河博物館,生動地展示了堯治河人的奮斗史。這是國內首家磷礦博物館,講述著堯治河村的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。
對弈園是為紀念圍棋發(fā)明者堯帝和挖掘、弘揚堯帝文化而建,占地約8000平方米,包括人物群雕、對弈臺、亦雅堂三部分,對圍棋的起源、發(fā)展歷程及人文歷史故事進行了生動展示。堯帝是華夏文明的先祖。獨特的堯帝文化,讓神奇的堯治河散發(fā)出無窮的魅力。堯治河地名的由來,便與上古時期的堯帝密不可分。相傳退位后的堯帝思子心切,千里迢迢來到房陵尋子,見到兒子丹朱正帶領男女老少砌堤治水,便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治理水患。當?shù)匕傩諡榱思o念堯帝和丹朱,就把那段河流取名為堯治河。據(jù)秦朝晉朝張華《博物志》中記載:“堯造圍棋,以教子丹朱。”傳說丹朱小時候生性貪玩,堯為其設計圍棋,開發(fā)丹朱的智慧。丹朱悟性極好,癡迷圍棋,周游各地,組織圍棋比賽,在社會上推廣圍棋,并對圍棋進行了重新設計,改造對弈的技法,圍棋棋盤縱橫17道,合289道,白黑棋子各150枚的棋盤規(guī)矩,延續(xù)了幾千年,成為在世界圍棋界的始祖,并通過圍棋鑄造品性,造福百姓。在棋臺的左側,是對弈園的弈雅堂。據(jù)了解,弈雅堂專為圍棋愛好者設置,一樓是圍棋商城,專營圍棋用品,二樓為圍棋雅間,是棋手對弈競技的理想場所。在對弈園內,還有傾倒出汩汩茶水的茶壺,池內沾濕的巨型毛筆,環(huán)游起舞的金龍,殘缺一角的古代馬車,象征福瑞的麒麟,指點天下的張三豐,仿古樹臥倒的走廊,茅草圓頂建筑廁所,更有堯治河的自然透明的山水風光,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文化與傳承的味道,讓人深深的沉浸在華夏民族深厚的文化中無法自拔、樂而忘返。
堯治河地質公園位于??雕R橋鎮(zhèn)堯治河境內,經過省國土資源廳審查批準,總面積為25.42平方公里,由梨花山、老龍洞、堯帝峽谷和禹帝峽谷四個地質遺跡景區(qū)組成,是一個集“自然風光觀賞、地質遺跡探秘、采礦文化溯源、旅游休閑度假”為一體的綜合生態(tài)地質景區(qū)。
Copyright?2006-2014 十堰旅游網 |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:鄂ICP備16008266號-1
旅游產品提供商為湖北眾信國際旅行社 工商注冊號:91420300662274414f 旅行社經營許可證號:L-HUB-GN06084
微信賬號hbzxgj_79306956
掃一掃即可關注
手機版m.hbzxgj.cn
掃一掃即可瀏覽